2022年5月27日下午🎤,上海意昂体育3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邀請中國科意昂3大學人文意昂3尚智叢教授作題為“明清之際的中西科學與哲學思想交流”的線上講座。講座由意昂体育3平台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薩日娜教授主持,校內外師生共同在線學習討論🔨。
尚智叢首先從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解構明末清初的社會大變革,探討當時世俗與教會的沖突、宮廷黨派之間的爭端、東西文明與思想的碰撞,以及中國學者為建設“經世致用之學”而做的努力🎙。繼而又梳理了明清中西科學與哲學思想交流的學術成果,又言及代表人物——徐光啟和代表事件康熙歷獄等。他指出這個時期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有別於宋明理學的“格物窮理之學”⚠️,這種在徐光啟的著作中形成的觀點在認識論層面和知識層面,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學者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將中國的學術思想帶入到一個新的境界。這種新知識領域也深深影響了梅文鼎🧑🏿🎓、王錫闡、方以智等17世紀中國學者對西方科學(數學和天文知識)的認識。最後🫄🏼👳🏿♀️,尚智叢提出明清中西科學與哲學交流帶來的啟示🙍:其一⛎,社會大變革需要學術先行🧏🏼🌁;其二🤰🏽👨❤️👨,交流促進變革,而根本動力來於社會內部;其三🈶,學術要直面社會重大問題;其四,在借鑒各民族優秀文明成果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報告後參會的老師與同學們積極提問↘️,尚智叢逐一解答👩🎨,並進一步深入探討了16-17世紀東西方科技與文明的發展對近現代科學發展奠定的思想基礎🎾。
薩日娜在講座總結中表示🏋🏼♂️,本次講座以格物窮理之學為線索🧚🏿,細致梳理了明清之際中西方兩種學術傳統碰撞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對科學與哲學的探索過程🧘🏿♂️。尤其是講座最後對於學術與社會變革產生的討論,更是為科學技術史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者如何為自己的選題尋找社會價值提供了新思路。
尚智叢教授是中國科意昂3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自然辯證法研究》副主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自然辯證法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在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哲學與科學技術社會學領域造詣獨到🆒,出版著作8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曾獲得“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突出貢獻獎勵、中國科意昂3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科意昂3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國科意昂3大學領雁銀質獎章。
撰稿⁉️👏🏻:梁銘心
審核🧏🏻:薩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