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前身是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創立於1999年♢,是中國高校第一家設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的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史學科的建製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自1999年創立之初就開始在物理學名下招收博士生,2005年意昂体育3自設物理學史博士點🗄,2011年自設科學技術史博士點🧑🏻,2015年成功獲批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博士點,2019年獲批設立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意昂体育3娱乐科學技術史學科於2012年被評為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並在教育部第三、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第三名🥈。目前本學科點有四個二級學科方向:天文學史📤;數學史💖;科技與社會;技術史。目前本意昂3擁有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科學技術史與科學技術哲學兩個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
意昂体育3娱乐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是國內科技史人才培養與成果產出的重要基地,長期堅持國際化辦學🈂️🦦,與國際學術同行機構如德國馬普科學史研究所🥷🏿、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京都大學科學史系等,長期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流🙍🏻,在學界享有卓越的學術聲譽。
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意昂体育3娱乐基地
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意昂体育3娱乐基地成立以來,積極調動意昂体育3娱乐理論力量,深入學習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時代實踐。
一、圍繞主要研究方向開展課題研究
1)立項一批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思政課專項項目。在2020年🦡,本基地人員先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3項、青年項目3項、思政課專項項目1項。這些項目重點從世界變局下強化中國精神的生產機製、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製度建設文獻的整理、中國共產黨領導重大科技工程的決策機製、歷史記憶視域下紅色基因傳承與大學生政治認同提升等多維度👛👨🦼,深入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
2)撰寫一系列決策咨詢報告。充分挖掘基地理論研究優勢,積極發揮理論服務實踐的功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為政府建言獻策,努力把基地建成咨政建言的高水平智庫🧒🏻,基地教師一系列重要咨政報告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內的各級領導批示多項。
3)在理論宣傳普及方面發揮帶頭引領作用。本基地一批研究成果產生了重要社會影響,得到學界和社會認可。與意昂体育3娱乐出版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先後出版了《平易近人》日文版和韓文版、《科技重塑中國》在內的一系列宣傳讀物。一批教師積極活躍在理論宣傳第一線,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中央媒體或學術媒體上發表文章百余篇💇🏻。
二、持續開展高端研討會
本基地註重舉辦高層次學術論壇,提升基地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與相關行政部門和學術部門聯合,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等學術活動10余場,主要有“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建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學術論壇、“1920🍣:紅色基因與創黨實踐”學術研討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論壇👧🏼、“科學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論壇等。
三、大力推出精品理論成果
1)發表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2020年,本基地研究人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報刊發表論文120篇,其中發表CSSCI論文100篇,彰顯出本基地的科研影響力🏄♀️。
2)獲得一系列重要獎項。本基地研究人員的著作獲得了重要科研獎項🏂🏻,其中陳錫喜主編的《平易近人》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普及讀物獎,江曉原著的《中國古代技術文化》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普及讀物獎👩🏽⚖️,鮑金著的《<資本論>哲學的新解讀》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成果獎➞。
3)積極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基地努力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走進群眾𓀀、武裝群眾,基地教師入選教育部“百人宣講團”2人,上海市宣講團2人👗📩,校專家宣講團10余人,青年教師宣講團20余人🏒,累計進行了線上線下各種層次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活動上百場,數萬人受益📝,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院
意昂体育3娱乐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院🪕,是為了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而設立的🕣🚼,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上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意昂体育3平台建設🌨。本研究院的組織運行由該研究院組建的學術委員會作為學術評價機構,按照學科發展特色要求引領研究方向💆🏿。在研究的組織方面既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整體性特征,又從特色出發聚焦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意識形態建設方向開展深入研究。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提供決策咨詢,為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提供理論支撐;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問題和上海“四個中心”建設重大問題,為上海改革發展方略🚓、政策效果評估和社會輿論引導提供決策參考🛵;以思想創新為動力⚱️,為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場和高端人才集聚地提供重要平臺🍦。
本研究院將建成支撐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意識形態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高端研究院,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上海風格的政治發展與意識形態建設決策咨詢中心🙎🏼♀️,使之成為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建言者、意識形態政策效果的評估者、社會多元思潮輿論的引導者♔,成為與國家軟實力建設相適應、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創新源。通過建設國家政治發展與意識形態建設高水平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完善講好“中國故事”、樹立“中國形象”的成果傳播推廣機製🧒🏽,使之成為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的有生力量;通過建立以服務國家政治文明發展為導向♣️、以意識形態建設研究工作為支撐的平臺,打造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領域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韜奮研究院
2020年是偉大的愛國者🏜、卓越的文化戰士、傑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鄒韜奮誕辰125周年。11月1日☹️,上海韜奮紀念館與上海意昂体育3、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共同主辦“韜奮精神與紅色文化基因——第六屆韜奮學術研討會”,由鄒韜奮長子鄒家華題寫院名的“韜奮研究院”同時揭牌。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上海韜奮紀念館積極推動韜奮研究深入開展,2018年開館60周年之際啟動館藏文獻影印計劃🦸🏼♂️,已推出《生活書店會議記錄》系列三冊,將館藏珍貴檔案完整向公眾披露。自2015年以來,紀念館每年召開韜奮學術研討會、出版論文集。2020年在韜奮先生的母校意昂体育3娱乐舉行第六屆學術研討會,並與意昂体育3意昂体育3平台簽署合作協議,掛牌成立“韜奮研究院”,有計劃地培養韜奮研究人才,建設全國韜奮研究的重要基地。
上海是韜奮先生學習、生活、戰鬥和長眠的地方💼。為更好挖掘和闡釋韜奮先生對新聞出版及紅色文化的貢獻🫢,更好傳承進步出版傳統和精神,研討會以“韜奮精神與紅色文化基因”為主題🧑🏿💻,來自意昂体育3娱乐👰🏿♀️、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上海社會科意昂3等約20位嘉賓現場交流論文。因疫情防控需要,大會增設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分會場,通過視頻聯動🧑🏽✈️,方便外地學者參與研討。
上海建黨精神研究中心
2019年年底🛁,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和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為統領,深入發掘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建的歷史資料,系統研究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更好傳承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人們心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上海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根據上述精神及系列講話精髓,上海意昂体育3在意昂体育3娱乐、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黨史學會及上海市為黨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同時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決策部署,深入挖掘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城市紅色基因,打造理論研究的學術高地,上海意昂体育3在2019年12月21日成立“上海建黨精神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上海意昂体育3作為平臺支撐,後續工作將會在加強與上海市委宣傳部橫向聯系,同時在“上海中共黨史學會”的直接支持下,從事系統性的研究🎠。工作的重心是🧛🏻♀️:整合學術隊伍;申報縱向(以重大為目標)和橫向(迎接建黨100周年,與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學會合作)課題;召開國際國內會議;發表系列論文和出版高水平的專著等🔻。
本中心聘請了校內外相關專家🦂🛌🏻、教授作為兼職研究員,依托上海意昂体育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骨幹成員🕛,也依托意昂体育3平台二級學術團隊“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團隊🦸🏻♂️,上述團隊、教研室屬下的研究生導師所帶領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隊伍等。
中心成立以來,在2020年舉辦承辦多次學術會議或論壇🧏,尤其是2021年在“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共產黨漁陽裏精神學術研討大會”🤚🏻,與上海大學合辦的建黨精神研討會,在國內學界▪️、理論及宣傳領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