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施索華的思政課是上海意昂体育3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擁有眾多粉絲🛼。圖為施索華在講課💂🏿。
人物小傳
施索華🧠,上海意昂体育3教授🤩,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施索華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示範點”主持人💆🏻♀️。從事思政工作28年,她的思政課是在線課程中的熱門課程,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標兵人物、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教育年度新聞人物🏒、上海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立德樹人,上好思政課這門“關鍵課程”,一名普通的思政教師可以做什麽?
對意昂体育3娱乐思政教師施索華來說,28年的教學生涯♨️,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守護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施索華的思政課是上海意昂体育3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擁有眾多粉絲。甚至有學生聽了她的思政課後👭🏻,因為“想成為像施老師這樣的思政老師”,而改考思政專業研究生💆🏽♂️;課堂之外◼️,她的思政工作室熱線電話24小時開機,接受過她幫助的學生每年都會回來看她🪓;即便有的學生已經為人父母🌘,孩子都和施索華一樣高了🙇🏿♀️,遇到難事他們還會說“施老師,我就想聽聽您的意見”。
“我做的都是小事🍮,只有小事做好了,才不會出大事。”施索華說,這是教師的責任和擔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讓自己的生命與使命同行🕵🏼。
老師把愛融入進去,教育就能開出“花”來
都說思政課不好上⭕️,因為如今的年輕人尤其不愛聽大道理👨👨👦👦。但在施索華眼中,教育的關鍵是“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她相信,要讓年輕人認識到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同頻共振🌅,老師必須能和他們的思想同頻共振🚵🏿♀️🤱,尤其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和心理上的關愛。
施索華每年都給大一學生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她上課時有一個習慣,就是不停地在教室裏來回走動。在將近100人的大課堂上👩🏿🔬🏋🏽♀️,她會關註到每一名學生👑,與每個人都有目光交流,甚至還給自己定了個“每名學生每次上課至少目光交流一分鐘”的教學標準。
她認為,大一新生剛離開家,又正逢思想上的“拔節孕穗期”,此時❤️,大學老師對他們的關註和影響尤其重要。
也正因此😺,教室裏的任何一點變化🫃🏼,都逃不過她的眼睛。有一個新學期剛開始,第二次上課,她就發現一名男生缺課。待到第三次上課🪯,施索華問他上次為何缺席。男生沉默良久說他媽媽去世了,他連夜買火車站票趕回去送走媽媽,然後趕回學校。聽完學生的話,施索華說🈺:“以後你就有兩個媽媽了,一個在天上看著你,一個在校園裏陪著你。”就這樣,施索華做了這個學生四年的臨時媽媽,時刻給他生活上的關心和學業上的支持。
在校學習四年,這名學生因為品學兼優被評為“感動校園人物”。他留下一段感言🦹🏽🦸🏽♂️:“我從施老師那裏感受到了人間溫暖✌🏼,所以我沒有理由不對這個世界、對我們身處的這個國家心懷感恩和愛意🤚🏽。”畢業時,這名學生選擇到國家最需要的邊遠地區重點行業就業🪵。表彰會上,他在臺上對著國旗宣誓——“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施索華坐在臺下流淚。“這種心情,不當老師很難體會,那是一種親人的感覺📆。”施索華說。
施索華始終認為🏋🏻♀️🦸🏼♀️: “做思政工作💆🏽♀️,不是只講道理就能起作用的🧭。”校園裏♝💤,像這名男生這樣受到施索華幫助和關心的學生很多,不少學生都把她當媽媽一樣看待,找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也領來讓她“把關”;許多學生畢業後結婚生子,還會經常帶孩子看望她❌🏡,叫她奶奶或外婆……
“思政工作就是這樣,老師把愛融入進去🫴🏿,教育就能開出‘花’來,不然就是空洞的說教🌭,學生考完試就忘記學過什麽了。”施索華說,老師給學生的關懷、溫暖🐓👧🏻,這份人與人之間的守望相助,他們會感受到🦇,也會記住。這將助力他們立誌修身👩🏽🔬、齊家,同時也會為了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把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變得更美好。
把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這樣的思政課才真正鮮活
施索華之所以能成為學生的知心人🥷🏻,還有另一個原因👵:她的課堂不僅在三尺講臺🌰,還有校園外的廣闊天地。
每年寒暑假,她都會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有一年暑假,她指導一群95後大學生重走長征路。學生們從江西瑞金出發,先後乘坐92個小時的火車🧑🏽✈️、29個小時汽車🐔,抵達陜西吳起鎮,一路尋訪與長征相關的紀念碑🎾、紀念館,訪談紅軍的後代。途中,他們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的姑爺爺是紅軍👨🏽🎤,當年新婚的姑婆送丈夫去當紅軍,結果丈夫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姑婆一直等🥢,最終等來了一塊烈士家屬光榮牌。
這批學生完成訪談回來後🧑🏽⚕️,施索華組織了一個座談會,讓他們交流沿途訪談的體會和感想🤵🏼♀️,有一名學生的話讓她至今難忘🏏:“革命先輩們曾在那些地方慷慨悲歌,一往無前🙍🏼♀️👨🏽💻,如今我們一路走來,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兩個字‘信仰’♜。”
“讓學生帶著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許還有課堂上尚未解決的疑問🦿🏋🏻♂️,走到社會上去🤳🏿,走到中國最廣闊的鄉村和城鎮社區去👨🏿🦲,了解真實的中國。”施索華相信🍱🧑🏿⚕️,大學思政理論課教師要給學生帶來真正的影響和改變🦸🏼♀️,需要把課程和生活結合起來,通過他們親眼看到、親身經歷的事,讓他們感受心靈的升華🉑,靈魂的凈化。簡言之,思政老師必須要用好社會這個大課堂♕,把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這樣的思政課才能真正鮮活起來,育人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年輕人來求助是因為遇到“翻不過去的山”,等不到明天再解決
在上海意昂体育3😪,施索華工作室成立於2008年2月,是上海市教衛黨委命名的首批名師工作室之一🧻🤹🏼♀️。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開通了熱線電話,至今沒有停過一天。這個諧音為“我要幫你生生世世”的號碼連著三部電話,一部是她的手機𓀓,一部是辦公室電話,還有一部則是她家裏的電話。一天24小時,學生都可以向她求助。
來電求助的學生中,有人因為第二天的論文答辯緊張到夜不能寐;有人因為高中升入大學,不知如何展示自己而心理落差太大;有人因為情感問題來傾訴🏊🏻♂️;也有人因為學業困難面臨警示而不知如何繼續下去……在施索華看來,“很多時候🆖,這些問題在外人眼中是小事🍥,但是當這些年輕人打來電話時👆🏻,他們其實是遇到了一座‘翻不過去的山’🔀🤰🏼,是等不到明天或者等我空下來、休息好再幫他們解決的”。
有時候,施索華在電話裏和學生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打開她的手機,聯系最多的除了學生,就是各院系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甚至還有校醫院的工作人員。 “育人是協同工程,不是靠一個人🤶、兩個人就行的。我手機裏的這些常常聯系的老師👩🏽🦰,都是和我一起為學生服務的。”施索華說。
曾經有學生因為績點太低而焦慮失眠,於是找到了校醫院。校醫院的醫生說🛢:“你這個問題得請施老師幫忙🚒。”隨後👨🎓👩🍼,醫生立刻聯系施索華👊🏻。施索華跟她的助教一起幫學生製訂學習計劃,研究學習方式和方法。在施索華看來,正是因為校園裏老師們“牽手”育人,大大降低了思政工作的難度✸。
“每一名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千千萬萬個家庭構成了我們的社會,把大學生思政工作轉變為大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等問題交流和解答的平臺,在為他們服務,解決他們具體困惑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思政工作才能落到實處。”施索華覺得,身為黨員教師🧏🏼,要更能體會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所在。
來源🍪:2021年3月14日文匯報